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在2011年全国“两会”议题中,“千城一面”的景观雷同问题被多位代表关注,已经由城市设施层面上升到城市文化和国家软实力层面。中国作为园林之母,不仅中式园林输出国外的步伐停滞不前,国内市场也被欧美、日式园林大肆“侵占”。中式园林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业界专家及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在2011中国园林苗木行业领袖年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李树华以及北京城市之光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友伦,从不同角度谈起了城乡园林绿化中文化重塑的意义和途径。
用乡土植物塑造地域文化
“园林绿化的发展历程为:从绿化,到美化,再到绿地文化。”李树华教授总结几十年国内外园林行业的工作和研究经验指出。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多个城市的绿化、绿量已达较高水平,但不客气地说,大部分园林绿地的艺术水平和绿地文化水准还处在较低层次。近年绿化市场对高层次、高水平、高品质的园林绿化项目的需求日益增多,一些先绿起来的城市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绿化景观提升和改造。人们对园林作品的评价也从绿量升级到植物的艺术配置和园林产品的文化底蕴,这促发了园林绿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
以前人们对绿化工程验收评价看的是成活率,现在已升级到建成后的景观效果,这“效果”二字不仅融入了立地成景的内容,还要看配置的艺术性和项目展示的意境。
中国的园林文化源远流长,人们赋予不同园林植物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各地的乡土植物,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为文化园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松柏象征坚贞、竹子象征气节、梅花象征坚强,牡丹象征富贵、兰花象征高雅、荷花象征清白、桂花象征荣耀等等。
李树华认为。这些丰富多样且富于文化内涵的乡土植物应该成为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因为它们不仅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表现当地的景观特色,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尽管园林文化是抽象的,但园林植物是具体的,一个高明的设计师应善于用具相的园林植物表达抽象的园林文化,从而创造优美的园林意境,展示丰厚的文化底蕴。
从文化园林中寻求突破
“由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内容的欧美化,中国传统园林教育被大大削弱,熟悉中式园林的人才断档。”袁友伦为此感到惋惜,同时也看到了市场的机遇,他认为园林企业要树品牌,文化园林就是突破口。为此,他通过与山水心源设计院合作,利用该设计团队之优势,在中式文化园林打造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个设计团队拥有一批中式园林设计师的专业队伍,一直提倡的是“中国园林精神为内涵”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强调“本土精神”的思路,将文史国学方法融入到设计各个部分,已经出色完成了中国科技馆新馆、中国美术馆、首都图书馆、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市政府等单位的园林绿化,不仅在行业里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还保证了这支队伍的项目成果在专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地位。
袁友伦有个心愿,那就是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以文化软实力形象输出中国古典园林。据他介绍,目前海外华人已达4000万,华人的恋乡热情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市场,这一庞大群体需要中国园林产品。随着中国经济在海外影响力的增加,园林产品的出口时机也日渐成熟,他们的团队也已做好了拓展海外市场的准备,目前正在洽谈相关适宜。袁友伦踌躇满志地说:“文化产业的输出符合中国创造的精神,我们力争将中式园林文化发扬于世界各个角落,不辜负中式园林文化输出的历史使命。”
- 上一篇:苗木发展的方向选择与商机思考
- 下一篇:2016年房产新政策下的园林行业发展新契机